历史沿革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艺术设计系(Art and Design Department of the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ongji University)发展而来。
同济大学的设计教育发轫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深受德国“包豪斯”学派的影响,长期以来以建筑学教育为基础,具有“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学风。1986年,工业设计专业开始招生,1993年正式成立工业设计系,2000年增设艺术设计专业,同时授工学学士和文学学士学位,同年工业设计系更名为艺术设计系;2001年开始招收设计艺术学硕士生,授文学硕士学位;2002年开始招收设计历史与理论方向博士生,授工学博士学位;2015年同济大学正式获得设计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开始招收设计学博士研究生,可授艺术学或工学博士学位。
2009年5月,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艺术设计系的基础上,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College of Design and Innovation, Tongji University)成立。学院的成立是为了更好地应对社会、经济、技术和环境的变革对设计与创新的需求,特别是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时代背景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升级产业结构的上海发展需求,以及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学科发展战略。学院致力于培养新时代急需的“可持续设计创新”领军人才为使命。学院的总体建设目标是成为一个兼具时代使命、全球视野、本土特色的国际化、创新型、前瞻性、研究型的世界一流设计学院。
2010年,同济大学和芬兰阿尔托大学合作成立“同济-阿尔托设计工厂”和“同济大学中芬中心”,通过“设计思维”整合设计创意、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学科,成为全球知名的国际化、跨学科、开放创新平台。2012年,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被确定为同济大学试点学院,在管理体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和试点。
专业设置
学院以“面向未来产业和未来生活的智能可持续设计”为学科定位,设有4个本科专业,11个硕士方向和9个博士研究方向。我院提出了“立体T型”的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框架,分别按“技”“理”“道”三层级有侧重、分类型地培养多种设计、研究、教育和管理人才。
■本科专业
工业设计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产品设计
■硕士方向
设计历史与理论
设计战略与管理
人工智能与数据设计
工业设计
交互设计
创新设计与创业
环境设计
产品服务体系设计
媒体与传达设计
设计思维与可持续未来(全英文)
系统设计与智能创新(全英文)
■设计学博士研究方向
设计历史与理论
环境与人居
商业与创新
媒体与交互
先进技术与设计
■设计专业博士研究方向
生态与系统设计
人本与协同设计
造物与建构设计
算法与生成设计
■双硕士学位项目
芬兰阿尔托大学
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传达设计)
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产品服务体系设计)
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室内与空间设计)
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系统设计)
德国科隆国际设计学院(整合设计)
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工程)
奥地利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全球挑战与可持续发展)
法国圣埃蒂安高等艺术与设计学院(产品设计)
法国圣埃蒂安高等艺术与设计学院(媒体设计)
法国圣埃蒂安高等艺术与设计学院(空间艺术与设计)
法国斯特拉特设计学校(设计转型)
■双博士学位项目
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
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
中国香港理工大学
办学规模
学院师资队伍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占比超过10%,省部级人才占比超过30%,外籍教师占比超过30%。我院每学年接收约50名国际学生,约占当年度研究生总数的30%;超过70%的研究生拥有海外实习和交换学习经历。
学院聘请了Yrjö Sotamaa担任名誉院长,Don Norman、Carl Bass作为名誉教授。2014年,学院开始正式实施ADJUNCT兼职教师系统,利用上海地域优势,聘请世界优秀设计机构的设计师、设计研究和管理人才在学院授课。这些兼职教授包括许平、Ken Friedman、Leung Ming Kin、蔡军、Peter Vesterbacka、朱哲琴、Richard Hsu、John Mathers、杨光等一批在各研究领域内有突出成就的教育家和设计师。
学术声誉
目前,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是中国最具国际声誉的设计学院之一,跻身世界著名设计学院行列。2007至2010年间,连续3次被美国《商业周刊》评选为全球最佳设计学院及课程之一。2011年《MONOCLE》报道了“同济-阿尔托设计工厂”、斯坦福大学d.school等全球5个高校创新平台。2013-2014年间,我院入选《FRAME》“全球设计硕士教育30佳”。
2016年我院牵头建设上海市设计学IV类高峰学科。2017年和2021年,我院设计学科(Art & Design)连续两轮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我院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四个专业全部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年获批设立设计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22年牵头成立同济大学“创新设计与智能制造学科群”。
2022年,同济大学设计学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获评A+,艺术硕士(艺术设计领域)在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获评A+。同济大学在QS “艺术与设计”排名中稳步提升,2021年为全球第13位、2022年为全球第12位、2023年为全球第10位、2024年为全球第11位,连续七年领跑亚洲。
作为重要成员,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活跃在诸多国际组织和网络中,如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CUMULUS)、世界设计组织(WDO)、社会创新和可持续设计联盟(DESIS Network)、FabLab国际联盟、欧洲Living Lab国际研究网络(ENoLL)、MIT媒体实验室城市科学网络、英国麦克阿瑟基金会Higher Education Program等。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创办的《设计、经济与创新学报》(She Ji: The Journal of Design, Economics, and Innovation,简称She Ji),是中国大陆地区第一本全英文、同行评审的设计学术期刊。期刊于2015年9月创刊,为同济大学所有,与爱思唯尔出版集团合作以开放获取的方式在线发行。目前She Ji已被ESCI、Scopus检索收录,2022年入选教育部首批海外回归试点期刊;在WOS和SCOUPS的多个领域中位列Q1,在《2023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中位于社会学大类 2 区,成为展现前瞻设计思想的高水平国际学术平台。
沪ICP备050326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