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媒体聚焦|《南方都市报》:设计驱动产业创新,同济大学深圳产学研成果展开幕

2019年9月7日,“你好,设计!”同济大学深圳NEEDS Lab 产学研成果展在南山高北十六创意园正式启幕,展出了一系列与产业结合的城乡交互、医疗健康、交通方式、创新教育、社区营造、智能生活和产业转型等研究项目成果。


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南山区副区长练聪、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处长席卫忠、南山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都政、南山区文产办主任刘裕荷,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代表,市设计联合会、市文化科技促进会、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等文化组织代表,盈致未来文创、华润、中关村、造就等企业代表以及湾区青年行学生代表共同见证开幕。

 

“设计驱动创新”时代正在到来


今年是包豪斯运动诞生100周年,包豪斯之所以伟大,原因之一就是它把设计教育和工业革命紧密地连在了一起。百年来,设计经历了从“创造风格”到“驱动创新”的范式转型:一方面,设计的角色、使命、方法和工具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设计的对象也已经拓展到关系的设计、交互的设计、服务的设计、系统的设计、组织的设计、机制的设计等;另一方面,设计已经从产业链和创新链的一个环节,拓展成为全系统和全流程的贡献者,“设计驱动创新”的时代正在到来。


深圳是中国第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一个特别容易与“设计”产生化学反应的地方。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作为在2019 QS(Quacquarelli Symonds,英国教育及留学机构)世界大学“艺术与设计(Art and Design)”学科排名中位列亚洲第一的学院,在2018年与盈致未来文创合作,用100天的时间点亮了科技园北区的一个老产业园区——这就是展览所在的高北十六创意园,这背后的学科引擎就是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在落地南山的同济大学深圳「未来需求实验室(NEEDS Lab)」。 NEEDS Lab不是世界上任何一所研究院或实验室的翻版,而是将充分利用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优质学术资源和国际合作网络,植根深圳乃至珠三角的科技、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基础,通过设计驱动创新,服务和引领新一轮产业革命,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范式转型。

 

面向大湾区的思想课堂,面向未来的创意学院


这次在深圳高北十六创意园同济NEEDS空间举办的“你好,设计!”展览,展出了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与产业紧密合作的设计教学、设计研究和设计实践成果。这些项目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同济大学未来需求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用设计驱动社会创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生活品质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接下来,“同济大学未来需求实验室”将根植于粤港澳大湾区,辐射珠三角,联合MIT实验室、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等建立的国际合作实验室,旗下多个 “原型实验室”群落,聚焦于未来需求和未来生活方式的孵化平台,切实服务深圳未来产业发展。实验室将用设计思维前瞻未来生活方式创新,倒逼技术转化和发明,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为未来人们更美好的生活提供中国智慧和创想,这将是对包豪斯百年诞辰最好的纪念,也是献给深圳这座创新之都和设计之都的最好的礼物。



以上报道来自《南方都市报》 记者 谢湘南、编辑 戴越9月7日的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展览

发布时间

2019/9/9

发布者

设计创意学院办公室

分享

更多新闻
More in News

关注 D&I

链接 Links

联系 Contact

dioffice@tongji.edu.cn
电话 +86 21 65983432
传真 +86 21 65983432
上海市杨浦区阜新路281号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沪ICP备050326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