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创造未来城市店铺新模式

2019年1月10日,第二届优衣库店铺设计大赛在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举行了决赛评审和颁奖典礼。此次大赛由优衣库、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共同主办,旨在与年轻一代共同探索以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创造未来城市店铺新模式;同时激发年轻一代的创意力量,为年轻人才打造展示创新和梦想的平台,共同助力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表示:“今年店铺设计大赛跟去年相比,联合了北、上、广三地的高校,将店铺设计与城市生活相结合,这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比赛,更为年轻人提供了创新平台和沟通对话机会,为未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1.webp.jpg

娄永琪院长致辞


优衣库大中华区CMO 吴品慧表示:“非常高兴见证了年轻优秀的同学们优秀的创意作品,优衣库相信生活因为有梦想和行动的年轻人而美好。优衣库希望通过年轻优秀人才的创意设计梦想,连接人、城市与文化,共同打造更美好的未来城市生活。“


 2.webp.jpg

优衣库大中华区CMO 吴品慧致辞

 

第二届店铺设计大赛从上海拓展至全国,吸引了全国高校300余个参赛队报名,参与总人数达700多人,比去年增长了近四倍。大赛基于城市特色、商品体验、创意性、可实施性、表现性五个维度,经过首轮三方评审和火热的消费者网络投票,甄选出最终12组作品入围决赛。1月10日,来自全国各地的12强参赛选手集聚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与专家老师们共同探讨未来城市店铺的新风尚,相互交流他们对于具有独特魅力的“City Store”的洞察与创意。

 

激发新一代的创意力量,探索打造品牌文化与独特城市魅力相融合的“City Store”

为了将实体店铺升级成为给予消费者独特品牌与购物体验的重要场所,大赛组委会积极集合年轻人的设计活力与创意,让年轻人定义自己的城市,共同探索城市未来生活可能。比赛期间,大赛组委会精心安排了北、上、广三地旗舰店参观培训,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优衣库及其店铺设计理念。

 

 

 3.webp.jpg

4.webp.jpg

同学们在北、上、广三地旗舰店参观培训

 

深入城市洞察,展示未来店铺新风尚,用创意启发未来生活

参赛作品深入城市洞察,除了对店铺外装和内装上进行设计之外,在商品展示和购物体验方面也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展示了创意与技术在未来购物环境中的融合。决赛中,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Show Field》作品得到了评委会的一致认可,获得了本次大赛的金奖。来自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由李咏絮、俞培晃、楼乐菲老师指导的《优衣库@深圳》作品和《UNI021》作品分别获得了银奖和铜奖。此外,本次大赛还评出了最佳城市特色店铺设计奖、最佳特色商品体验奖、最佳可持续发展奖等6个单项奖。

 

 6.webp.jpg

 

 7.webp.jpg

8.webp.jpg

金、银、铜奖揭晓

 

大赛金奖作品《Show Field》在调研了北京城市文化的基础上,以多重场景、信息交互为理念,以北京城市文脉与生活为内容,以“试衣间、舞台、阳台”为行为和信息交换的容器,对优衣库店铺进行了新型场景化零售店设计,连接了人、城市和店铺,打造了承载北京文化的“City Store”,重新定义了优衣库的新生活空间。

 

 1.jpg

金奖作品《Show Field》

 

银奖作品《优衣库@深圳》针对当地外来人口众多的城市特性,在帮助品牌建立大数据智慧中心的同时,独特的夜间设计更贴心地为外来人口带来温暖的支持,使优衣库深圳“City Store”充满了人文关怀。

 

 3.jpg

银奖作品《优衣库@深圳》

 

铜奖作品《UNI021》植根于上海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将上海“有分寸的精致”这一生活文化与智慧与优衣库“简约优质创美好”的品牌特色相结合,“一件凸显服装的优质独特,一度强调穿衣的恰到好处,一秒表现制衣技术的优越,一色传达优衣库耐穿性与个性”,将上海人所关心的生活细节与优衣库的商品相结合,打造并传达源于上海与优衣库的精致。

 

 1.jpg

铜奖作品《UNI021》

 

 

15.webp.jpg

获奖名单

 

店铺设计大赛虽已落幕,但是设计带来的力量却不会停止。店铺设计大赛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以新一代的创意与设计为未来消费注入新的活力,用创意启发未来生活,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校企合作

发布时间

2019/1/15

发布者

设计创意学院办公室

分享

更多新闻
More in News

关注 D&I

链接 Links

联系 Contact

dioffice@tongji.edu.cn
电话 +86 21 65983432
传真 +86 21 65983432
上海市杨浦区阜新路281号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沪ICP备050326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