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家门口的设计”——空间与交往(大三环境设计方向暑期实习课程)

 背景 
四平路社区内的住宅大多为房龄二三十年的老公房,基础设施和房屋外表有待更新。去年,四平路街道对抚顺路363弄小区的外立面和内墙面进行了刷白工程,但似乎总还缺少了一些文化气息。

这个夏天,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和四平路街道合作,通过环境设计方向大三暑期实习,对抚顺路363弄小区的两个楼道进行“样板式”的设计和改造,期待将更多创新、创意引入一个原本并不起眼的邻里公共空间——楼道。10天的实践过程在此浓缩成两组同学的“设计日记”,欢迎大家阅读交(大)流(开)讨(脑)论(洞),说说要你会怎么设计~

 

▎▌“点亮”计划,照亮生活 ▋
陈楚怡 肖晨浩 孙莉
 
家的地域从洞穴到平地而起到空中邻里,属于家这个定义的私密的范围在发生着变化,一幢楼里只有一层的一部分是属于一个家庭的,那剩下的那些公共区域又属于谁来管理?物业?——那也是负责任或者说收了费肯干事的物业。
 
楼道在居民的生活中处于一个私有与公共的边界,却又是“门前不得不扫的雪”。就如同我们喜欢把自己装扮得整齐干净,楼道何尝不是一个家的门面。
 
去设计一幢新居民楼的楼道使其变得更好,不难设想出关于美丽的各种可能性,但在一个租户与住户常年共生的旧小区楼道环境下,物业也无动于衷,这件事变成了一个烫手山芋和边缘地带,但这并不能阻碍居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冀,这是参观16号自治楼后的给我们的启发。
 
7月8号(星期五)
我们从居委会的主任接到了一份"美丽”的任务书,希望我们能帮助楼长阿姨共同美化装饰楼道。楼长说只要简单的装饰一下就好,但我们心里知道,这并不能真正对楼道的美化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美丽楼道”并不是概念上画点画装饰一下就美丽的。
 
所以我们开始思考:
什么是“美丽”?
仅仅只是空间的“美丽”够吗?
 
7月9号(星期六)
带着我们的思考,我们进行了第二次深入的走访,希望能了解走进他们的生活,想得到除了对楼道脏乱差抱怨之外的信息,想得到为什么会造成楼道环境问题的答案。两天的走访,遇到很多居民对这个项目的不理解,他们本能地认为现在这个环境挺好的,不需要改造。这让我们开始意识到,或许答案就在居民本身。而我们认为:
 
再“美丽”的空间也需要“美丽”的关系来维护。
如何去营造这层“美丽”的关系?
如何增强居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每一扇门内都是一个小世界,但是关了门谁也不知道谁。有没有可能通过一个小小的东西能给人去了解的契机。我们开始征集每家每户觉得最能代表这个家庭的标识,并且希望个性化的选择能让居民能开始感兴趣并共同参与一起设计这个楼道的项目。
 
7月13号(星期三)
如何让居民更好的共同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面对设计师需要高度浸入的社区设计,设计师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创造,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去倾听,并且引导居民从一味接受到积极行动,这对于之后更可持续的楼道环境维护具有关键意义,也是项目中最具有挑战的部分。为了更好的与居民沟通反馈,我们举办了一次讨论会和工作坊(图1)。为居民画像成为了很好的沟通工具。这次的工作坊我们开始发现居民中也不乏一些有想法的人,他们也想改善楼道环境但苦于一直缺少一个组织起这场行动的人,也开始理解他们对成本问题、对实际施工问题的担忧。
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能够产生幸福感的设计而不是产生负担的设计。

 

1.jpg

图1 工作坊四步曲
 
7月15-16日
我们开始了落地施工
2.jpg

图2 日光欠佳的楼道

由于受室外沿街行道树遮蔽影响,低层楼道光线较差(图2)。
我们从设计的角度思考了多种可能性,包括光的反射,但其实最简单干脆不过就是——换灯泡!我们用上届同学废弃的材料制作了灯罩,来减少上下楼道直视灯光时的眩晕感,柔化灯光(图3)。

3.jpg

图3 废弃模型材料制作的楼道灯

4.jpg

图4 杂乱的电表箱立面

老小区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是杂乱的电表箱立面,十分影响楼道的空间整洁(图4)。墙上的电箱和水管的排布本身具有一定的几何形态,我们想通过统一的色彩规整立面,选用橡树绿的颜色,将窗外充满生机的绿色引进室内。

5.jpg

图5 规整后的立面显得干净和明朗

6.jpg

图6 缺乏楼层和门牌信息

楼内老人居多,由于缺乏导视信息他们经常不知道自己身在几层(图6) 。我们为楼层增加了门牌号,通过征集每家每户觉得最能代表家庭特征的符号,制作图标放在每户门上和入门信箱上(图7)。因为这个小小的标示,让103,401,603的住户因彼此都拥有同样的宗教信仰而增加了更多的接触(图8)。

7.jpg

图7 新增的门牌设计

8.jpg

图8 邻里互动

 

在一层的入户转角,通过电箱与树形态结合的墙绘,让进出的居民直观感受到楼道里正在发生的小改变,提亮了空间也美化了心情(图9)。

9.jpg

图9 二楼平台的彩绘

在这短短的十天里,不仅仅居民之间的关系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不知不觉中我们与居民的关系也在发生着改变。我们意识到不可能一蹴而就激发居民的共创意识,但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初步设计去激发社区活力,去慢慢“点亮”住在这里的居民的日常生活。
现在,我们回过头再次去思考对于“美丽”的涵义:
舒适的空间——改善原本乏味的空间环境是第一步;
和谐的关系——通过公共话题来增加邻里互动;
美好的行为——培养“设计习惯”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关爱行动 ▋
龚浩田 朱盛秀 钱嘉忆
 
调研过程:
我们在老师与社区领导的帮助下,与楼里的居民建立起了联系,同时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与居民交流。我们制定了一个工作计划,希望能在10天中出现小小的变化。
1、初步调研。用面谈采访的方式收集居民的基本信息以及对楼道现有情况的看法,并整理成表格
2、收集案例进行分析,定下初步方案
3、进行第二次回访,收集居民的喜好以及与居民建立起信任关系;参考图收集并整理,初步方案的深化
4、开办工作坊、邀请居民共同参与并向居民汇报方案进度,收集反馈
5、最终确定方案
6、进入居民楼进行施工
 
具体过程:
1、调研
通过基本的采访以及数据分析(图10),我们发现我们这栋楼的居民普遍素质较高,年龄普遍偏大,基本上都是在楼里住了20年以上的老住户,他们对于这栋楼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
 
感想:首次上门调研,居民对我们多少有些莫名奇妙,而这次的课题的核心相比正是与居民的沟通。我们意识到,一次调研肯定是不够的,更多地交流沟通才能不断地完善和修改我们的设计,交流沟通对于设计十分重要性。

10.jpg

图10 采访和调研

2、工作坊合作
通过与居民的工作坊,我们更加深入地与居民交流了方案,更好地了解了居民的想法,同时也调动了居民的积极性,激发了居民对于我们项目的更多的想法。在不断与居民交流的过程中,我们的项目设计也更加落地更加贴近居民。

感想:这次的工作坊,让我们和居民的关系又更近了一步。和居民一起做泥人,让他们参与到了我们的设计中,居民们显得非常开心。或许,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是要在不断的磨合中增进。

11.jpg

图11 工作坊场景

3、实施
第一次真正把一个项目实施出来,从设计图纸到材料实施,从一个纸上的东西变成实际的居民可以使用并且看到的东西,我们自己钉钉子、自己刷涂料、自己喷漆。实际动手的过程让我们的项目真正能够活下来(图12)。
 
感想: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以往的设计可能就是纸上谈兵,这次的课题可以说是让我们真正的将我们的想法实现。真正地施工与我们想象中的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遇到砖墙,钉子钉不进去;墙绘不合适又抹了重来等等,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但是最终的成果是让我们松了一口气的同时有着满满的成就感。

12.jpg

图12 从图纸到现实

第一次做一个详细落实到每一颗钉子该怎么钉的方案,居民的反馈是我们最大的推动力,和队友们窝在楼道里流汗敲打,将图纸上的东西用我们的双手变成现实,很特别的设计经历。第一次真正得将自己的方案运用在现实之中,有点激动,有点忐忑,这次的设计更大一部分可能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所谓的甲方和乙方,从调研到最后的成果,我们看到了楼里居民对我们态度的改变,这是设计,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这次也让我们看到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更多地是体验到设计的不易,从调研到方案的产生,从设计到最后的实施,中间有过太多的挫折,短短十天,纠结痛苦,但最后也有满满的成就感,看到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的笑脸,我们同时也是开心的。

13.jpg

图13 由各家各户来维护内容的“邻里角”包括天气提醒、超市优惠、留言祝福等功能

 

感谢四平路街道和363弄小区居民的支持以及同学们的热忱和付出!


指导教师
朱明洁 杨皓 宋东瑾
 

 老师点评

这个项目很落地。你们的汇报让我想起了以前的1090课程项目,当时也是受到了很多的关注(例如折纸阿婆被许多媒体报道过),但是然后呢?当时大家都做的挺开心的,但是我们不能不问——然后呢?你们的项目进行到现阶段,我觉得非常好,设计呈现和居民的反馈都不错,那么我们要思考持续性,有没有可能变成一种能普及、能复制的模式,能发动起居民自己去做这件事。所以需要有一个更加可持续的提案。
                                                                                      ——杨文庆老师
 
很多时候,项目的happy ending才是一个真正的开始。回应杨老师说的持续性,我认为,如何来持续地做类似的社会设计,其实是有解的。第一个比如说和各个学院的“两学一做”实践、日常教学合作,在“顶层设计”发生模式的转变;第二种解决方案是,未来有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其实会由关注社会问题的非商业组织机构例如NGO、NPO等去实现,设计师也可以成为其中的推动者。
                                                                                      ——娄永琪老师

 

 小编点评
这个项目确实是很落地啊,但是我不得不问:然后呢?好了不开玩笑(严肃脸),小编觉得,两位老师提出的建议十分中肯。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个真正成功的项目需要尽可能地满足可持续性和可复制性,使得普通大众也可以沿用设计模式,结合自身情况寻到相似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师的意义正在于创造出一种有效且可普及的设计模式来改善民生。当然难点也是多多。正如同学所言,如何让人们主动寻找到问题的存在;如何培养公民的责任感;如何建立一个长效机制保证参与度可行度等等,都需要大家的集思广益。设计栋梁们,有神马想法,请于下方留言哈~

 


图文|陈楚怡 龚浩田 钱嘉忆 朱明洁
编辑|朱莹旻 万露贞
责编|徐云霞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学生活动

发布时间

2016/7/29

发布者

设计创意学院办公室

分享

更多新闻
More in News

关注 D&I

链接 Links

联系 Contact

dioffice@tongji.edu.cn
电话 +86 21 65983432
传真 +86 21 65983432
上海市杨浦区阜新路281号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沪ICP备05032680号